拼车软件登场,风险不得不防

发布时间:2014-05-12 08:01:00来源:民生资讯









  打车软件刚降温,拼车软件悄悄登场。近日,记者了解到,多款手机拼车软件开始在市场上活跃起来,引起市民的极大兴趣。市民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客户端,就能找到愿意让你拼车的私家车主。至于搭“顺风车”需要多少费用,可与私家车主协商。这让不少年轻人找到了上下班省钱的新方式。但有关部门提醒,盲目拼车容易带来人身安全等隐患,且私家车在路上载客营运,涉嫌非法营运。
拼车软件悄登场
  福州市民徐女士家住金山大道,工作地点在东街口,经常打车上班。此前,她已经用了半年多的打车软件,最近她发现,由于打车软件补贴降低,司机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在上下班高峰期基本上叫不到的士。
  徐女士说,在朋友的介绍下,上周她开始用拼车软件,第一天就成功约到了车。“刚好有一名私家车主,家也在金山,公司在华林路,上班时间差不多,我们就拼车成功了。价格双方商量好,一趟12元,这比打的费用省了15元左右,下班后还可以再约,这样一天下来对方也省了不少油费,可以说是互惠互利。”
  5月11日,记者在360手机助手中输入“拼车”,搜索后出现近百种拼车软件。其中AA拼车下载次数最多,有26万次,“爱拼车”、“急速拼车”、“一起走拼车”等软件下载次数也达万次以上。
  记者点击下载了其中一款拼车软件,把自己的上下班路线发布上去,结果几分钟后就收到2位在线用户的回复。其中一名司机表示就在附近,可马上来接,单人10块钱,但要允许路上再拉其他人。记者上车后发现,这名司机其实开的就是“黑车”,长期在路上跑营运。司机自称姓吴,他说,由于拼车软件注册门槛低,只需要上传驾照、行驶证,因此最近不少同行下载了拼车软件。
  他告诉记者,有一名同行在五一假期期间通过拼车软件赚了两三千块钱,这快赶上他们平常一个月的收入了。
人身财产安全存在风险
  为什么拼车软件容易叫到“黑车”?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出租车并不愿意安装拼车软件。
  福州南方出租车公司负责人温先生告诉记者:“年轻司机有用打车软件,但拼车软件几乎没有人用。因为我们的载客线路多且散,使用拼车软件的乘客要求的乘车线路单一,而且时间较为固定,多是上下班高峰期,这时的出租车一般供不应求,我们不可能顾及拼车的人。最重要的问题是车费不好分摊,比如多名乘客只是顺路,目的地却不一样,就会因车费产生分歧。另外,如果有两位乘客都索要小票,也会产生争执,所以为了避免麻烦,出租车一般不会下载拼车软件。”
  记者在AA拼车上联系到私家车司机小杰。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不拼车了,只是软件上的信息还未注销。他放弃拼车的原因是小区里有个私家车主因为拼车出车祸,事后赔了1.5万元。“家人劝我不要因小失大,为了省点油费不值得。”小杰说。
  事实上,拼车软件虽然带来了部分出行便利,但由于目前只能验证用户的信息,无法防范与识别非法营运,因此管理部门对此持审慎态度。省运输管理局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处吴处长说:“私家车载客属于非法运营。只要有收费,无论费用多少,就是经营性行为。没有获得政府部门批准的拼车行为一旦被发现,都会受到处理。”
  在拼车中,司机和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吴处长说:“通过拼车软件这个纽带联系起来的双方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一些人团伙作案,私家车司机就会有人身危险。私家车若非法营运,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身财产损失,车主和司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记者从福州市人寿保险业务管理处了解到,私家车投保时的使用性质是家用车投保,然而私家车拼车收费后则具有运营性质,性质转变后的私家车在载客过程中发生的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只承担交强险责任,理赔则要私家车主自己承担。
谨慎使用拼车软件
  面对拼车软件存在的种种问题,记者采访了AA拼车创始人沈利川。沈利川告诉记者,拼车软件的漏洞他们已经注意到,目前他们申请了一项叫“车载乘客实时监控系统”的专利,现在还在测试当中。该系统可以通过温度扫描判定车内人数,通过内置GPS模块获取车辆位置信息。这样的实时监控可以确保双方的安全。
  针对交通事故保险问题,AA拼车也提出相应措施。沈利川说:“我们为实名认证的会员提供了一份价值65万的私家车行驶意外险,所以私家车主不用担心交通事故的赔付责任。”
  当记者问到拼车收费,私家车有“黑车”嫌疑时,沈利川说:“司机与乘客在达成拼车共识前都会签署AA制汽车共享协议,这就是其区别于‘黑车’的法律依据。而且,现在AA拼车的交易形式为以物易物,并不是现金支付,乘客购买拼车券,司机用积累的拼车券可以兑换油卡、保险等。这样的交易形式可以规避私家车经营性行为。”
  对于AA拼车提出的以物易物行为,记者咨询了管理部门和专家的意见。省运输管理局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处吴处长说:“只要有交易存在,有经济利益行为就是经营,以物易物其实是换汤不换药。”福州大学社会学教授甘满堂说:“如果是熟人之间的拼车,则是市民间的一种互助行为;如果是陌生人之间的搭乘,有物质的交换则是运营行为。”
  吴处长强调,虽然AA拼车宣称其为软件配套了不少安全措施,但其大部分措施都还在试点和检测中,并未大范围公开使用。且市面上部分打车软件并无保障措施和计划,安全性堪忧,市民应谨慎使用这些软件。(谢婷 金锦花)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