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434.65万尾的优质鲈鱼苗被放流进三沙湾海域内。这是省海洋与渔业厅、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共同组织的三沙湾鲈鱼大规模增殖放流活动。此项活动正式拉开了以“百姓富、生态美”为主题的“2014年福建海洋生态·渔业资源保护十大行动”的序幕。
“增殖放流,保护渔业资源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我们公司从小企业发展到如今集育苗、养殖、加工为一体的省级龙头企业,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回报社会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官井洋大黄鱼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尤维德介绍,作为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公司多次承担农业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苗种的培育工作,本次放流的苗种是为响应我省“海洋生态·渔业资源保护十大行动”无偿捐赠的。
作为“十大行动”的其中一个活动,今年我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大规模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专项行动,以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渔业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据悉,今年的专项行动将呈现出三个亮点:规模大且区域广。增殖放流总数量扣除紫菜修复达10亿尾(只、粒),较2013年翻一倍,选择在我省8个海湾海域、闽江河口、平潭岛海域,闽江、汀江、九龙江等主要江河流域及其区库开展增殖放流,涵盖全省9个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及54个县。品种多且具福建特色。全省共计划放流经济和珍稀物种33种,包括大黄鱼、真鲷等12个海水物种,鲢鱼、鳙鱼等16个淡水物种,中华鲟、中国鲎、大鲵等5个珍稀濒危物种,33个放流物种中具有福建水域特色的品种有14种。两岸携手且企业、公众共同参与。行动将与第九届海峡(福州)渔业周活动结合,邀请两岸各界人士、认捐代表等,在台湾海峡放流鲻鱼、鲈鱼、日本鳗鲡等台海特色鱼类,促进台湾海峡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强两岸群众保护生态环境、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意识,探索两岸“共管共养”的台湾海峡渔业资源合作机制。
该专项行动资金总预算2235.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340万元,不足部分拟发动企业、公众公益认捐认购。目前,已有22家企业捐助600多万元的现金和鱼苗,其中,泉州中骏海湾建设开发公司捐助130万元。
省海洋与渔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向各地企业、公众募捐的资金将全部用于在当地水域放流福建水域特色的品种,以逐步提高福建省近岸海域的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自部署该项行动以来,省海洋与渔业厅已组织相关专家论证了《福建省2014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放流品种和地点。省海洋与渔业厅将进一步强化监管,全程参与供苗单位招投标、苗种质量鉴定等重点环节,组织好渔政队伍加强水域巡护,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确保本次行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