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完成沿溪10米路房屋拆迁和硬化直通仙屿公园的近500米景观水泥路,民间理事会起了重要作用,第二期房屋立面统一规划,将继续发挥民间理事会的作用。”18日,柘荣县溪坪街改造二期工程动员大会上,溪坪街改造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副县长吴子伟说。
2012年,柘荣决定把溪坪街改造作为为民办实事工程,但一期改造要在沿溪腾出10米宽的河滨路,意味着要涉及108户54座房子1980人,加之所涉房屋多数产权不清、历史纠纷多,工作开展异常艰难。
群众的事,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2013年4月,县里决定在成立溪坪街改造建设指挥部的基础上,组建民间理事会,以户为单位,从108户群众中公开推选出31名理事会成员,再从中选出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6人组成理事会领导机构,下设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解、廉政监督等小组,在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理事会在运作过程中,还不断吸纳社会能人参与,使理事会更具权威性、代表性。
“成立民间理事会后,所有的改造方案,包括规划设计、安置补偿、安置地选址、基础配套等,全部交理事会征求意见、表决通过,并张榜公示无异议后方可实施。群众的意见得到尊重,群众的参与热情也大大激发。”双城镇党委书记范世针说。
理事会成员真正把改造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不领工资不领补贴全身心参与,出面解决了多起连法院也难断的产权纠纷、历史纠纷。理事会办公室更是全天候上班。
民间理事会运营一年来,走访群众1000人次;拆迁改造期间,群众没出现任何过激行为。(王国萍 潘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