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思明:温情执法和谐拆违

发布时间:2014-04-11 00:00:00来源:民生资讯









  
思明区城市行政执法局走进社区宣传“两违”整治
  思明区一方面铁腕打击,加大对“两违”的查处力度;另一方面加大人性化宣传、以人为本,尽可能减少违法者的损失。连日来,记者在思明区各街道、社区采访时发现,该区“两违”整治行动既坚决有力,又不乏温情。
  
闲话家常
  化解矛盾于萌芽
  “你好,我来看看拆除进展。”“行啊行啊,快请进!”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很难相信这样和谐的对话是出自城管执法者与违法者之口。要问思明区城管局嘉莲执法中队如何做到这点,“秘诀”就是与群众面对面,推心置腹,闲话家常。
  3月30日,中队接到投诉电话,称莲景路39号201室与29号201室占用屋顶违章搭盖约150平方米。中队确认此事后,并没有立即立案、发告知书。而是及时深入社区家访。从3月30日到4月9日,嘉莲执法中队副队长陈振民他们联合莲坂新村业委会一起,上门与违法者们泡茶、聊天,充分倾听违法者们的心声,为执法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
  “当前厦门正在开展‘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活动,违法搭盖太影响市容市貌啦,您说呢?”“全省要用3年时间开展‘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像这样明显的违章搭盖,早晚都是要拆掉的……”
  在中队工作人员耐心的劝说下,违法者们表示理解支持,开始自行拆除。为保障拆除工作更快地进行,执法中队请了20名工人帮忙拆除。9日下午4点,原本杂乱无章的露台已经焕然一新。当执法人员把铁皮、废报纸等一些可卖废品交还给违法者们时,违法者们感动不已,“咱们思明就是好,以人为本,温情执法,我们支持‘两违’整治!”
  广泛宣传
  群众参与频互动
  “没有老百姓的理解,什么事都干不成。”在思明区区长黄乔生看来,群众的理解和配合,恰恰折射出思明区“两违”整治宣传教育的成功。
  一直以来,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思明区落实群众路线教育,推进“两违”整治工作的一大特色。区政府注重搭建不同层次的宣传沟通平台,全面拓宽社会公众参与“两违”整治工作的交流维度,实现政府“两违”整治工作目标与社会公众期望之间的良性互动,有效推动整治工作。街道、社区、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和相关职能部门,都是思明区整治“两违”的参与者;思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利用传统媒体以及新兴的网络、微博等媒介,开展“两违”整治的宣传,发动群众广泛参与,通过群众的监督举报,执法部门获取“两违”的重要线索。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短短三个月,执法局共受理“两违”举报案件3564件。
  刚柔并济
  守住“底线”促和谐
  思明区主要领导明确,辖区内老旧住宅小区多,要客观看待历史遗留问题,在开展工作时,既要讲原则,严格执法,又要讲感情,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多教育引导,把道理讲在前,把关心摆在前,把疏导做在前,把矛盾化解在前,以改革举措、创新意识解决历史问题。
  作为“老旧住宅小区多”典型的鹭江街道,在“两违”整治工作中,坚持以“加强群众的沟通”为原则,促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今年三月,家住打索埕巷的林女士发现附近一户业主准备在房屋南侧窗台上方搭建一个约两平方米的钢架结构,林女士马上打电话到执法局鹭江中队进行反映,执法人员迅速来到现场,制止了违法搭建行为,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连续数日到场巡查,让这户准备违建的业主彻底放弃了再建的想法。十天后,林女士将一面锦旗送到了鹭江中队,锦旗上“秉公执法务实高效”八个字,是普通老百姓对执法单位工作作风的肯定。
  “鹭江街道‘两违’问题小而杂,可以说,邻里之间‘多一块砖头都会吵起来’,加强与群众的沟通才能化解矛盾,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暴力抗法事件,确保‘干成事、不出事’,守住社会和谐稳定的底线。”在总结开展“两违”整治工作的心得时,思明区执法局鹭江中队的徐定荣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也是思明区“两违”整治工作的一大抓手。
(邓婕)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