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美丽厦门见证爱心奇迹

发布时间:2014-03-25 00:00:00来源:民生资讯









  在这个春天里,以“温馨”著称的美丽厦门又见证了一个爱心奇迹。
  3月18日,厦门海沧发生了一场车祸,导致一对夫妻当场死亡,而幸运的是,妻子肚子里的宝宝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他也因此被大家称为“奇迹宝宝”。
  孩子的平安出生,牵动着每一位善良人士的心。一时间,从医院到企业,从地方媒体到中央媒体,从普通百姓到政府官员,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奇迹宝宝”的身上。一支爱心奇迹的协奏曲就这样在春季的厦门悄然奏响。
  厦门市慈善总会18日就为“奇迹宝宝”搭建起了爱心平台,设立专户,积聚大家的爱心。当天晚上7点半,厦门市慈善总会将第一笔爱心款5000元送到海沧医院。在“奇迹宝宝”出生的第二天,更多的爱心人士纷纷涌到海沧医院送来奶粉、衣服、尿裤等婴儿用品,医院为此专门腾出了一间房间置放,就像一间小超市。
  厦门市、区两级红十字会共同在海沧区红十字会设立“3·18海沧奇迹宝宝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奇迹宝宝”的治疗和今后的生活、学习。截至24日下午4点,市区两级红会共募捐善款36.9万多元。最高一笔个人捐款来自一对年迈的老夫妻,他们特地从岛内打车到海沧,捐了1万元。
  作为第一个接触“奇迹宝宝”的医疗部门,更是投入了极大的心血。海沧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院方也非常呵护这个奇迹生还的小生命,现在正由相关科室负责照顾该名男婴,同时,也有不少爱心人士伸出援手。海沧医院医护人员也自发捐款,为宝宝募得了上万元善款。
  18日,厦门市卫生局局长杨叔禹当即要求海沧医院组织专科技术力量,全力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医疗救治。当天晚上8时许,厦门市卫生局又专门调集了厦门两家福建省新生儿救护中心厦门分中心(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的专家,赶赴海沧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会诊后,多个专家对孩子的身体状况给出了统一意见:目前,孩子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暂无生命危险。
  “奇迹宝宝”的事件惊动了厦门全城乃至全国。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生元母婴救助基金福建地区志愿服务负责人林女士第一时间与院方取得联系,表示将为男婴提供一周岁以内的奶粉,作为其成长必需的营养补给。海沧“微志愿”的义工们、海峡对岸的爱心同胞、社会上的爱心组织和自发前往医院的志愿者们,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长庚志工队的义工们自发搜集母乳,每天定时送往医院喂养“奇迹宝宝”。虽然搜集和消毒检验的过程很烦琐,但义工们说“孩子已经没有了母亲,不能让他连母乳都喝不上”。
  19日上午,厦门市海沧区文明办、海沧区志愿者协会等发起了招募具有育婴经验的“爱心妈妈”陪伴宝宝。“招募通告发出以后,非常多的爱心人士报名。”海沧区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李碧莲说,“我们打算把这些爱心人士集中在一起,做一些分工和筛选。”
  据介绍,“爱心妈妈”的活动,一共有几十位“爱心妈妈”报名。报名者大部分是厦门人,其中有好几位处于哺乳期的妈妈希望给“奇迹宝宝”提供母乳。还有3名四川籍“爱心妈妈”,在得知宝宝的爸爸是四川人后,主动表示愿意陪伴宝宝的亲属。不过,由于宝宝还处于医学观察期,需要由专业的医生和护士照顾,所以大部分“爱心妈妈”还未“上岗”,目前仅有几名比较有经验的“爱心妈妈”陪伴宝宝。此外,海沧志愿者协会成立了危机干预小组,心理志愿者也前往死者家中关心另外两个孩子。
  家住岛内的黄女士,孩子才4个月大。但是,黄女士说她自己的孩子可以吃米糊,奶水要让给“奇迹宝宝”喝。而且,只要是有需要,黄女士愿意在白天空闲时候或周末来给“奇迹宝宝”当“奶妈”。
  21日,“奇迹宝宝”见到了连夜从外地赶来的奶奶、外公和外婆。在全社会的关心、呵护下,这个坚强的宝宝正在慢慢好起来。厦门海沧医院一名儿科医生向媒体表示,目前宝宝生命体征正常,之前的擦伤现已结痂。这两天,医护工作人员还针对宝宝的新生儿黄疸进行了蓝光照射治疗。(蒙少祥 邓婕)
大爱如歌
  厦门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来过或没来过厦门的人都这么说。
  3月18日,“奇迹宝宝”事件被报道后,第一时间就有爱心人士提出要做宝宝的爸爸妈妈;医生护士每天轮流小心照看,写下宝宝的成长日记;无论是相识不相识的,无论是本地的居民,还是外地的游客,抑或是外来务工人员,都伸出了热情的双手,倾囊相助,短短几天,社会各界共筹集善款41万元;还有志愿者专门为宝宝的亲人做心理辅导……那么多那么多的爱围绕在“奇迹宝宝”身边,可以说,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台湾作家简帧说过一句话:人的有情,必须放在无情的沧桑中,才能看得出晶亮。那么,这些有名或无名人士献出的爱可不是让人情和人性焕发出了光芒吗?
  好人的行为,源自于厦门人内心的道德观。其实,厦门好人多是生活中的平常人,他们是一个群体,是一种氛围,是当今厦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让贫困孤儿孩子能够上学,“中国好人”游文晃卖掉店面、拍卖书画,19年坚守撑起205名孩子的希望;厦门“全能志愿者”王忠武,以实际行动肩负起社会责任与道义,16年献血相当于18个健康人的总血量;还有一年花费2/3时间扑在义工工作上的退休党员蓝永生;在暴风雨中屹立,护送路人过水中陷阱,却至今不知道姓名的“水哥”……
  这些厦门好人,或是乐善好施,倾尽家财;或是扶危济困,不计得失;或是默默奉献,不为名利……他们没有掰着指头数自己已经帮助了多少年、多少人,何时应该停止。帮助他人、奉献爱心已成为他们的习惯,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如果说,湛蓝的天空、繁茂的树木、清新的空气、干净的道路是厦门的外在美,那么,一刻不停的善举就是厦门的内在美。在“奇迹宝宝”事件中,我们一如既往地看到,有那么多好人“前赴后继”地去帮助和照顾宝宝,因为,在厦门这座充满爱的城市,爱无处不在。
  美丽厦门,大爱如歌。(邓婕 蒙少祥)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