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四风”问题,政和县以“效能建设提升年”和“群众路线我先行,我为百姓办件事”活动为载体,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实效——
“技术干部在办公室多,到田间地头少,希望他们多下田头。”
“乡镇、部门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偏多,办事难找。”
……
前不久,政和县委一班人到东平镇凤头村征求群众意见,近20名党员和村民代表纷纷发言。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政和县领导带头访部门、进村企、听民声,至目前共征求意见建议158条。针对查摆出的“四风”问题,尤其是政策“走在路上”、服务“停在嘴上”、实惠没“落在身上”,县里决定以“效能建设提升年”和“群众路线我先行,我为百姓办件事”活动为载体,领导带头转作风,从具体问题改起,上下互动,同级联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近日,黛丽丝工贸公司负责人吴小平来到县行政服务中心项目审批大厅。“您的材料中少了一份设计蓝图。”住建局窗口人员刘雪艳核对完材料后说。吴小平表示马上回公司取,可刘雪艳告诉他:“不用,证可以先办,方便时再把设计蓝图带来就行。”当天下午,吴小平就办好了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四本证一天就办好,出乎我的意料。”吴小平说。这样的快速度,得益于“效能建设提升年”活动。该活动以服务园区建设为切入点,建立并审联批项目服务机制,13个相关部门集中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69项审批业务限时办理,办结时限大幅缩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政和深化并审联批制度,全面优化服务环境,并从服务企业扩展到为民办事的各个环节。
消费者吴晰就感受到了这种服务的好。
“我在一家移动营业厅买了一部手机,回家后发现赠送的手表不会走,售货员说赠品不能换。”3月14日,南平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接到吴晰的申诉,接线员马上将信息转到政和县12315服务台,服务台工作人员当即与城关工商所段管员联系。段管员赶到现场,依规促成营业厅为吴晰换了新手表。从投诉到调解成功,仅用半小时。
政和许多地方交通不便,群众出门办事有困难。在下基层倾听民声时,县领导认识到,为民办事不能坐在办公室等,要主动联系、上门服务。于是就有了“群众路线我先行,我为百姓办件事”活动,先在岭腰乡的岭腰村、锦屏村、高山村试点。
3月16日天一亮,锦屏村的保洁员徐守琳就开始清扫垃圾。他说,每当听到有人来村里,说锦屏很干净整洁,他就很有成就感。开展“群众路线我先行,我为百姓办件事”活动试点后,村里以整治村容村貌为突破口,成立老党员理事会,发动村民拆除违法建筑、改造厕所,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过去,这个村给人感觉是脏乱差,现在走进村子,整洁的民房、漂亮的花圃、干净的巷道……一幅新农村景象扑面而来。
据统计,至目前,“群众路线我先行,我为百姓办件事”活动共为群众办实事2100余件。
此外,政和还深化“三级联动、重心下移”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全县设立乡、村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点)134个,为民服务代理实现乡村两级全覆盖。刘辉 通讯员 徐庭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