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真心话,真是帮上大忙了。”10日,远在上海治疗的漳州市芗城区芝山镇上墩村村民杨志容在电话那头啧啧称赞。他告诉笔者,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就在异地成功申请到了芗城大病救助款3万多元,如果没有通畅的信息平台,这事几乎不可能。
在上海务工的杨志容突发重病,短短一个多月就花光了积蓄,正当一家人为筹措下一步医疗费而发愁时,“滴”的一声,杨志容的手机收到了来自家乡芗城区手机短信平台发来的关于办理大病、重病救助的相关政策。“病急乱投医,我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马上回复,咨询在外地如何申请救助。”杨志容说。
“镇里接收到求助信息后,第一时间将信息转到村里,村干部马上入户进行详细了解。”芗城区芝山镇上墩村便民服务代办员陈俊平回忆,核实完杨志容的求助信息后,他马上包揽了为其办理民政医疗救助、红十字大病救助、慈善总会困难救助等手续。
杨志容的幸运,只是芗城区全面建设信息公开平台以来的一个例子。
2012年,芗城区全面推行“栏上贴”、“掌中看”、“网上晒”、“电视播”,形成四位一体的信息公开模式。通过公开栏、手机短信、网络、电视,实现党务、政务、村(居)务公开,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群众关心什么就公开什么,什么问题与群众利益有直接相关就公开什么,让群众第一时间知晓惠民政策,第一时间受惠于便民服务。”芗城区纪委书记李禧权告诉笔者,四位一体阳光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不仅让公开内容更有针对性,信息更有实效性,而且促进党群、干群之间的互动。(杨特团 杨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