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县造林致富热潮:一年接一年,荒地日益蓊郁

发布时间:2014-03-13 00:00:00来源:民生资讯









  近日,记者来到周宁县革命老区村——七步镇后洋村,这里绿树掩映,田畴交错,一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谁能想到,20多年前,这里地质灾害频发,每逢暴雨,山洪倾泻,良田被毁。
  说起后洋村的变迁,不能不提造林致富带头人——黄振芳。
  上世纪80年代,黄振芳贷款800元,带领全家开垦荒山,大力造林。第一年,他开垦出50亩荒山作为试验林,县林业部门也积极提供技术支持。次年,大面积造林,全年造林1170亩。同时,善于思考的他开始尝试在次生林中套种马铃薯、玉米、茶叶等作物。经三年的养护管理,小树长成大树,原来的荒地一片蓊郁。
  此后,周宁全县也掀起造林热潮。20多年来,周宁的森林覆盖率由不到30%发展到如今的75%,荒山地逐渐变成“绿色矿山”。
  近年来,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周宁始终秉持“滴水穿石”精神,鼓励农民利用荒山林地发展油茶、茶叶等,用产业发展促进扶贫开发工作。全县已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种养产业格局,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55家,涉及蔬菜、茶叶、水果、养殖等多个产业,辐射带动全县农户6000多户。
  后洋村村支书张汶君说,凭借良好的生态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村里积极拓宽致富新路子。通过招商引资,春源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无患子良种繁育基地落户该村,村里通过土地流转,将村民闲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租给公司用于扩大无患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村民在农闲之余,还可到基地上班挣工资。(庄严 李清旺)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