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风水树”到风景林的嬗变

发布时间:2014-03-12 00:00:00来源:民生资讯









  来到闽北光泽县,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几乎每个村口都有几株或成片风景林(如上图)。那数抱之围、遮天盖地的老树是过去留下的“风水树”,那稍小到中大树木则是近些年栽种的风景树,统称风景林,点饰成为乡村亮丽的生态景观。
  从“风水树”到风景林,是村民信仰观念回归到现实和追求美丽梦想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嬗变。
  光泽地处闽赣交界,自宋朝建县以来这里就有建村栽树之举,谓之“风水树”。“风水树”象征着一个村的历史,所选树种一般为樟、桂、银杏、榆、楮等,寿命长、挺拔雄伟、枝叶茂盛,象征着村庄的兴盛,所谓“树在村在,树旺人旺”。
  “风水树”在村民心目中极为神圣,有的每年还举行春秋祭树活动。起屋、娶亲、生病等常会到树下插香祈愿求保佑,家景不好、年成不好也会来树下祈求。白天,人们常在树下商议村中大事。夜晚,也爱围在树下,听老人讲述久远的神话,更增添这树的神秘色彩。
  然而,“风水树”并没有带来好风水。上世纪80年代后期很多风水树遭到砍伐盗卖,一些山林被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90年代三次特大洪灾更带来空前劫难。人们逐渐认识到,靠迷信“风水树”并不会有好日子过。
  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财富。“要致富,去种树。”县里因势利导,对乡村名贵树木登记普查,挂牌保护。规划各村风景林种植作为乡村文明、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指标。村里村外掀起了植树造林热潮,种植银杏、月桂、香樟等珍贵树种作为风景林,山上山下种茶种果,许多荒山变成了绿洲。树林保护了生态,减少了洪涝旱灾。山林发展了,一批木竹加工企业应运而生,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
  如今,一片片树林长势喜人,环抱着光泽的山水。在鸾凤乡饶坪村,村前长道两边是绵延5公里的风景树。在李坊乡后洋,数百株珍贵树木郁郁环绕着村头村尾。这才真正是家乡的“风水树”,将给村庄带来好运,给人们带来富裕。
  把“风水树”改造为风景林,不仅仅是名称上、数量上的改变,更是人们与时俱进,从迷信到现实、从虚幻到科学的飞跃,是乡村文明进步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象征,是一代代乡村人的美丽梦想。(王建成 文/图)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