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永春县湖洋镇桃源村村民刘泉生一边看着村老年协会印发的《人间重晚情》简报,一边高兴地说:“能够通过看报了解乡亲的善心、孝举,是一种享受、一种促进,很受益。”
“17年来,我们每年都做一期简报,对村里尊老、敬老、孝老的典型进行宣传,并民主评出‘年度敬老好家庭’。”桃源村老年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文祥告诉笔者。1997年,在村里设立的老年大学中,他们发现不少老人不是很热心上课的内容,而是时常聚在一起,有的抱怨媳妇苛刻,有的抱怨儿子不孝。为此,村老年协会决定把村里尊老、敬老、孝老的事迹进行收集,编成简报,并分发到每家每户,让大家一起了解、学习和对比。桃源村有700多户、3800多人口,村老人协会进行分工合作,设立6个小组,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了解、收集各家尊老、敬老、孝老的典型事迹,在每年12月集中对比、好中选优、集中推荐,并在第二年的1月进行编辑、印发。
“通过看报,大家都会拿着‘别人的镜子’来照自己。不能成为典型,至少不能成为不孝。自此,老人们到老年大学参加活动的多了,抱怨家事的少了。”回忆起1998年1月第一期简报印发后取得的良好效果,刘文祥露出微笑。
“17年来,已有100多户家庭获评‘年度敬老好家庭’。如今的桃源村,尊老、敬老、孝老已蔚然成风。”刘文祥高兴地说。(康庆平 郑冬梅)